正在加载

从《易经》三义看现代命理-易经怎么入门-易经周易知识入门-百

  • 作者: 小编伊伊
  • 时间:2023-07-21


经常有年轻人问我:学八字都看哪些书?先看那本书?怎样能很快提高水平?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我认为先看《易经》。有人又说了:《易经》是六爻的发源地,不是八字的发源地。我说错了,六爻八字同出一源,那就是《易经》,不看《易经》要想学好八字是不可能的,就象要当位好中医不学阴阳五行一样,是让人笑话的。


  易更三圣,《易经》一书,最早由伏羲氏创立先天八卦,到周朝周文王(西伯侯姬昌)改变了伏羲氏的坐标系,创立了后天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并写了每一封的卦辞,历史上称为《周易》,这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易经》。春秋战国的大圣人孔子及其弟子们熟读《周易古经》,创作《周易大传》,把蕴藏在占筮之中的哲理提升上来,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周易》成为一本关于宇宙和人类的充满伟大哲理的书,标志着哲学从神学中脱胎而出的人类新觉醒。

命理学宗师李虚中事迹,在唐代文献中很少记载。据考,李虚中,生于公元761年,卒于813年,字常容,祖籍陇西(今甘肃陇西南),生于河南。进士及第,试书判入等补秘书正字,后授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唐人韩愈在《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称李虚中“喜学,学无所不通,最深于五行书,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直日辰支干相生胜衰死王相,斟酌人寿夭贵贱利不利,辄先处其年时,不失一二”(见于《昌黎文集》)。《四库全书》的编纂者在《李虚中命书》题解称李虚中是魏侍中李冲的八世孙,唐代没有载录他的《命书》,到宋代才见记载,郑樵的《通志·艺文略》、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都有其书目。历代自诩为算命大师者,多如牛毛,然而,李虚中是中国算命术的第二号知名人物,是八字算命的先祖[六字论命],第一号人物是徐子平[八字论命],他们两人是公认的命理宗师。《易经》三义就是变易、不易、简易。


  易学,就其形式而言,是一种具备自身特有话语系统的专门之学;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种具有高度哲学性的天人之学。它既是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为中国哲学独特品格的塑成发挥了独到作用。

  北宋易学家胡瑗,在其《周易口义》中曾言:“夫《易》之道至广而至大,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清代乾隆年间成书的《四库全书总目》,其经部易类的《小序》则作过如下断言:“《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以上识见,极具代表性地揭示了《易》及由它所引发的易学以天道与人事相贯通的天人之学的基本学术品格。正是在对易学这一学术品格有了生命深处的真切透悟之后,北宋易学家邵雍才作出了“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观物外篇》)的著名论断。


  易学发端于宗教巫术性质的卜筮,而后升华为一种高度哲学性的天人之学,从一个侧面,典型昭示出中国哲学发展中非理性的信仰与哲学理性的消长和前者向后者的转化。卜筮体现了先民的一种预知未来的强烈祈向,诱发人们确立以理性为根基的前瞻性视野与智慧,进而打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以此而升华出易学知来藏往的哲学底蕴。受此影响,中国哲学也成为一种具有鲜明历史理性意识的藏往而智、知来而神的哲学。智言其智慧,神言其神妙。